中国央行宣布!金融稳定报告2023揭示成功遏制加密货币双重风险

Published

12:00 AM , Thu December 28, 2023

|

ICO 02.webp

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3)》将加密资产归纳为「其他行业及新兴风险」,并指出这一领域存在数位技术和金融双重风险。报告强调,得益于中国在早期对「代币发行融资」和「加密资产交易平台」方面的积极规范,该国在加密资产领域展现出卓越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能力。

近期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最新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3)》,将加密资产归纳于「其他行业及新兴风险」的篇章。报告强调,由于加密资产仰赖密码学和分布式帐本技术,它创造了全新的资产形态和商业模式。然而,这些资产并未经货币当局发行,缺乏法定地位和法律约束,因此不应视为法定货币。与此同时,这些资产也缺乏足够的监管,由此产生了金融和数位技术双重风险。

加密资产的双重风险

在金融方面,加密资产面临着资产价格泡沫、极端价格波动、流动性挑战以及高度杠杆等风险。 在数位技术方面,这包括:

✅ 智能合约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,可能导致市场闪崩

✅ 区块链上与链下交互存在安全漏洞,易受骇客攻击

✅ 去中心化金融存在治理缺陷,可能被少数内部人操控,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

✅ 资产匿名性引发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问题。

中国声称遏制了加密资产的相关风险

中国宣称已有效控制加密资产相关风险,并在最新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3)》中强调这一点。该报告指出,中国在加密资产领域展现卓越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能力,这归功于早期对「代币发行融资」和「加密资产交易平台」的积极规范。

为了应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炒作风险,中国在2021年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。这一通知通过多部门联合行动,建立了全面的风险防范、化解和处置机制,成功地制约了加密资产相关风险。

通知明确界定了一系列与虚拟货币相关的非法金融活动,包括虚拟货币兑换、买卖、提供交易撮合服务、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。中国银行和支付机构积极回应政策,承诺禁止相关交易并关闭涉及虚拟货币的帐户。

中国政府强调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相等的法律地位,将涉及虚拟货币的业务活动视为非法金融行为。同时,中国法律规定外汇交易必须在指定场所进行,对任何非法买卖外汇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。

去年11月,山东青岛警方成功破获了一宗特大型地下钱庄案,该案牵涉全国17个省市,金额高达158亿人民币。这宗案件中的承兑商与地下钱庄合作,从事非法虚拟货币业务。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,该地下钱庄透过购买虚拟货币并在境外平台出售,实现人民币和外币的转换,构成非法买卖外汇的违法行为。

另一例是在去年12月16日,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告中,对使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外汇交易的行为进行了警告。该案中,被告人透过虚拟货币平台以人民币购买USDT并获取价差利润,被视为变相买卖外汇,最终以非法经营罪被判处。

需要开展国际合作

最后,在报告中强调,由于加密资产具有高风险、投机特性和不完善的治理机制,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了明显的外溢效应。考虑到加密资产跨境经营的本质,因此迫切需要在监管方面展开国际合作。

多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始评估加密资产的风险,其基本原则是遵循「相同业务、相同风险、相同监管」。这一原则的目的是确保监管水平与加密资产的风险相匹配,同时致力于减少监管数据缺失、降低监管碎片化,并消除监管套利的可能性。这项努力旨在确保全球加密资产市场的稳定发展,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性。

FAQ


    TRENDING NOW


    CATEGORIES

      MORE ABOUT FINANCIAL